周记25.16-主观能动性,金钱观,博弈下的人际关系
激情和动力是一种可再生的消耗品。
INFO
这个系列是受知乎@东川路第一伊雷娜的启发开始写作的。
一些新的观念的形成让我感到十分兴奋,尽管这是踏上一个新的愚昧高峰的体现。
粗浅的理论,将就列于此处:
其一,个体的心态与自身对主观能动性的诠释相关。认为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强度超过实际,个体就会激情澎湃,狂妄自大;反之,则会自我否定,陷入虚无。
由个人长期在高一,高二自信心的摧毁与重建过程总结得来。
其二,金钱,虽然有着许多局限性,但仍然是个体改造世界的能力(即部分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反映。
观点来自对此篇文章的解构分析。就本人观点,作者出现此种迷茫是由于其思想的超越性被实践能力的低下所拖累。由此发散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即主观能动性的两个方面。进一步思考改造世界的评判标准,于是想到金钱。
这是笔者对金钱观的初步构建,观点浅陋无比,期许指正。
其三, 观点来自 东川路第一伊蕾娜 大佬。其coffee会议设想令人受益匪浅。让笔者反思到了自身在高中的关系实则是零和博弈下极为不稳定的利益团体产物。
我能否,我该如何构建一个互帮互助的团体?我在初中阶段构建过一个相对成功的“学习互助小组”,在疫情阶段承担了互助答疑,资料整理分享等一系列作用,但时过境迁,这些条件在高中显得无比不现实。另外,在应试教育的最终阶段,这无异于拉帮结派,提高了效率,也会加剧内卷和竞争。因此暂时被我否定。
另外这也提供了主动搜索之外,第二种打破信息茧房的去中心化信息获取方式。coffee会议我会继续关注,并考虑在大学期间进行应用。
还有其他观点,涉及
- 账号共享与互换对打破信息茧房的可行性分析与方案优化
- 我们探索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对岸逸文章的进一步探讨)
- 知识的开源或闭源(对伊蕾娜open观点的进一步探讨)
我将会继续思考,与朋友访谈后书写下一篇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