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暑总一-任务模块的细化和多任务的并行

当柒柒踌躇满志地立下他的假期规划时,他没有想到实行起来并不简单,突发问题接连出现,时间管理紊乱频发,导致柒柒甚至不太敢open这篇总结。但是总结才能反思和反馈,才能帮助改善问题,所以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柒柒还是公开一些成果和已知的问题。

该夸的夸:

  • 本周完成了两篇知乎文章
  • 建立起了去情绪化的信息获取新范式
  • 社交进展明显
  • anki制卡150余张
  • 复习了物理光学与原子物理
  • 复习了化学电化学与结构化学
  • 复习了数学三角与三角函数
  • 巩固了上学期几乎所有的语文默写
  • 自然地理知识点全部存入anki


一些已知问题

  • 专注时间不足。事实上我认为我的计划完成效果不算太好。我在非上课日给自己提出的目标是6小时专注,上课日是4小时专注。但是我基本上每天的专注上限就卡在了4小时左右。
  • 3(物数):2(语英):1(化地)的作业流比例没有落实。尤其是数学和语文,经常提不起动力去做。
  • 早起不能,虽然我把控了睡眠时间。
  • 多任务处理能力展现出了问题。进行过任务的拆分后,我现在要处理巨多的模块:i的输入流,包括上课,阅读,刷取。ii的社交流。iii的输出流,包括open和观点型文章。iv v vi的三个作业流。我该怎么对多任务进行细致而有效的处理?我又该怎么断点续传,怎么统筹安排,强迫自己做一些动力不太够的事情?

解决方案的设想

  • 针对第一点,渐进式提高目标,暂定为5h/d,可以每天15min的提高。
  • 针对第二点,将不想做的事情作为每天的第一项任务。不将流vi的作业带出去做。
  • 针对第三点,由8-8规划调整为9-9规划,依旧安排12点前睡眠。合并不同方式的娱乐,以减少精力和时间消耗。
  • 针对第四点,在笔记软件中为每个流划出待办和问题清单,从而在每次暂停任务后给出接续点,并且增加总结频率。作为流式规划的补充,适当引入专题学习。

那么,按照第四点改进建议,我将列出初步的具体化任务清单。如下:

流i-输入流

常见流程:i 输入→ iv v vi巩固 → iii open

输入的路径有

  • 上课 注意搭配复习。
  • 阅读 需要给予重视。
  • 刷取 使用非情绪化与专题化输入的原则。
  • 社交 多去思考别人观点的合理性。

流ii-社交流

常见流程:i 输入 → ii 社交深化观点 → iii 输出反思反馈

  • 现实社交
  • vrc社交(还未推进)
  • 网络社交(open可促进这一方面)

流iii-输出流

  • 对计划与学习方法的open
  • 对社会问题的观点性思考
  • 对有意义事件的总结反思

(TDL)

对应流i:输出阅读感悟+学习笔记

对应流ii:输出社交笔记(2+0.5+0.5 /5)

对应流iv v vi:每周输出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反思和rearrange

对已有观点:拆分,视频输出

(一些已有的框架)

1.校园教育的批判

应试教育:为何离开,何时回来

在浦东复旦附中分校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周记25.17-回首与重构:对过往学习方式的重新审视

2.社会问题与心理

「死亡游戏」流行校园,孩子在游戏后会迅速晕倒,严重可窒息致死,如何从医学角度解读?这种情况该如何抢救?

上位式的科普和措施无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我们需要个体上的爱和关怀 [#1]

社交笔记之一:将抑郁深藏于心的“小太阳”

【待完成的od分析】

3.自我提升和学习

Ryoko的日常周记

4.社交与信息获取

Aliya的社交记录

【ps 还有一篇新的快写完了】


iv-物地流

最薄弱的科目,需要投入最多的精力。

流v-语英流

发挥不太稳定的科目。

需要长期的积累,每天安排固定数目的任务。

流vi-化地流

不太重要的科目。

用于碎片时间利用和精力调节。


花了那么多时间梳理,相信下周的安排一定会清晰很多。为自己加油~